消费者:今年鸡蛋“一天一个价”
家住虹口区曲阳花苑的凌妹芳一家,一周要消费鸡蛋5斤。凌妹芳说:“今年的蛋价不一般,太贵了!”前几年,一斤蛋的市场价一般在2元~3元间,2006年上半年,凌妹芳甚至还购买过1.9元/斤的鸡蛋。
仅仅一年,鸡蛋价格涨了50%。上海虹口区“三角地菜场”的唐小东已经卖了20多年的鸡蛋,他告诉早报记者,今年蛋价涨到4.2元/斤时,他的日均销售量少了10箱,“高蛋价!市民难接受!”
上海是蛋禽消费大市,每年鸡蛋消费量达到30万吨至32万吨,其中,15%产自上海,85%需要从外地进货。在外地货源中,80%产自江苏盐城以南地带。在鸡蛋问题上,上海完全处于“借鸡生蛋”的局面。11月22日,早报记者跟随着“苏FAC585”运蛋车,走访了有“遍地产鸡蛋”之称的江苏南通海安、盐城东台唐洋镇。
养殖户:养只鸡赚35元今年赚了
唐洋镇位于东台市最南端,当地人喜欢用“养殖之乡”的称号来区别唐洋与其他乡镇的不同。他们靠土地作物与蛋禽养殖,支撑起了唐洋经济。据唐洋镇兽医站站长吴晓勇透露,唐洋1万多户人家中,3068户是养鸡户,共养殖近1000万只鸡,而禽蛋产值占全镇农业生产值的75%以上。
“养鸡户?今年发了!”最近,类似这样的话成为唐洋镇当地人的谈资。
当地养鸡户吴义平说,鸡吃2.2斤至2.4斤饲料,可产1斤鸡蛋。当地饲料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一斤鸡饲料价格仍维持在9毛钱的水平,依据上述成本核算数据,蛋价2.2元/斤可收回喂养成本。而今年1至9月鸡蛋收购价,从一月的每斤2.8元开始一路蹿升:3元、3.1元、3.2元……一直涨至“历史最高”的3.6元。
高蛋价能让养鸡户有几成利润?早报记者做了一笔测算:一只鸡吃2.4斤饲料一般产蛋1斤(8只),而每只鸡最低可产蛋220个,如果以卖给收购商的均价3.2元计算,喂一只鸡光卖蛋至少赚22元(饲料价按1元/斤计算)。而蛋鸡在销售时还可赚上一笔。
唐洋动物检疫站贲运栋透露:“今年养一只蛋鸡可赚35元。”而薛俊等养殖户表示,由于养鸡户技术条件、规模等有差异,喂养一只鸡的利润在25元至35元之间。唐洋养鸡户中,大型养鸡户(1万只以上)占5%,其余的多为中小规模。按照贲运栋的说法,即便是中型养鸡户今年一年就可赚十几万元,大户赚几十万元“不成问题”。
不过,也有养鸡户面对今年的利好高兴不起来,唐洋镇养鸡户秦宏养了3万只鸡,他摇着头反驳着“赚翻了”的说法,“我现在还有几十万的贷款没还呢。”秦宏说:“前几年养鸡,多数都赔了!很多人因养鸡背负了几十万的债务,如今还没完全翻身。”
“前三年,养一只鸡亏本10元,今年养一只鸡都赚回来了。”贲运栋的话,暗示了作为“现代养殖大镇”的唐洋,养殖户依旧没有完全逃脱“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状况。
流通环节利润遵循“棒槌型”原理
鸡蛋与猪肉、大豆等易储存、受期货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物品相比,不易储藏。这样的“特性”导致鸡蛋在市场“转手”必须简单:养殖户――收购商――市场批发商――销售商。
那么,今年1―9月在养鸡成本未变的情况下,为何蛋价却一路走高?难道是养殖户、收购商、批发商有人哄抬蛋价?
“养殖户依旧处于被动地位。”贲运栋从事牲畜防疫工作已有20多年,在他的印象里,养殖户一直处于散养状态,规模小,信息闭塞,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养好自家家禽,去市场上换钱。秦宏、仲兆华等当地养殖户则表示蛋禽销售都是“各顾各的”,而来自东台市官方网站的消息“唐洋是家禽养殖大镇,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散养”状态的养殖户,也决定了收购商“组织零散”,一些长年养殖户或大客户都有各自固定的收购商。收购商朱德君说,收购商多来自江苏不同的地域,大家又各供各自的市场批发商,所以,收购商间“不怎么联系,更谈不上联盟”。
坊间有一条传言:经多年拉拢人脉,现上海大蛋禽批发商之间已形成一个小圈子,在这个小圈子中,有人专门分析市场形势制定蛋价,其他人员采取“跟风”策略,暗自操控禽蛋的市场价格。这样的“联盟”是否存在?上海曹安批发市场的戴伟、赵维英等批发商均摇头否认,并表示“要把手中大批量的鸡蛋都销售出去,不容易,一切得依据市场来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