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门”疑云未消 执法机构公信力受质疑(图)

食品安全 jkdyz 11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相关新闻:全面揭秘农夫山泉、统一“砒霜门”事件

“砒霜门”疑云未消 执法机构公信力受质疑(图)

农夫山泉董事长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初检与复检结果截然相反 业内人士称要推动检测机构立法

  过去10多天来,农夫山泉、统一饮料“砒霜门”事件如同一幕大戏,其过程翻云覆雨,云谲波诡,至今仍然迷雾重重。

  最初,农夫山泉、统一企业的部分饮料被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出“总砷超标”,被解读为含有砒霜。相关企业和送检机构海口市工商局打起了口水仗。几个回合下来,处在漩涡中的海口市工商局,将涉嫌总砷含量超标的3种抽检产品备份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然而,关于“砒霜门”的诸多疑点至今仍没有得到澄清,涉事各方多败俱伤,执法机构的公信力受到置疑,公众及消费者也增加了对国内食品安全状况的不信任感。有业内人士认为,“砒霜门”背后的行业危机恐怕比想象中的更多。无论农夫山泉等企业是否“被砒霜”,公众需要的是真相。

  对农夫山泉董事长钟来说,过去10多天是非常难熬的,因为“砒霜门”事件将他的企业抛到了风口浪尖。近来,他被迫奔波于海口,和海南工商部门进行交涉。

  近日,在农夫山泉总部所在地杭州,一家超市的相关负责人透露,超市里农夫山泉旗下的多款饮料销量受到该事件影响,他们已经开始对多款饮料降价。

  此外,一家大型网站进行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认为统一与农夫山泉饮料是否安全”时,41.9%的人选择了“不安全”, 34.1%的人选择“不好说”。

  一次不严肃的消费警示

  整个过程似乎一场闹剧。

  事件源于海口市工商局11月24日发布的第8号消费警示:包括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统一蜜桃多汁等品牌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俗称砒霜)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并通知经销商对涉嫌超标产品下架、召回。

  第二天,相关消费警示在媒体上发布。随后,农夫山泉、统一企业向海口市工商局提出异议,并向海南省工商局呈送紧急报告。

  农夫山泉11月30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已经接到来自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农夫山泉两款果汁产品总砷含量合格。据称,送检样品均为海口市工商局发布的“不合格”产品的同厂家同批次同规格的留存样品,整个送检过程由海南、北京两地的公证处公证人员进行了全程公证。

  同时,农夫山泉怀疑这一事件存在幕后交易,为背后黑手所策划。农夫山泉新闻发言人周力告诉记者,事件发生后,农夫山泉客诉部经理第一时间赶到海口工商部门要求了解抽样和检测环节的信息均遭到拒绝。

  农夫山泉董事长钟表示,公司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向相关工商部门进行行政诉讼,根据损失程度予以行政索赔。

  第二天,统一企业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出示了3份权威检测单位的合格报告。

  有人故意策划?

  海南工商系统一位人士认为,事件涉及两家全国性大型食品企业,海口市工商局在没有得到当事人放弃申请复检或复检结果支持的情况下,仅靠还未能成为最终检验结论的初检报告,就向公众发布如此敏感的消费警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目前,海南省工商局成立了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调查。目前,该调查结果仍未公布。

  “最终复检结果已经与我们无关,我们要继续走完整个法律程序。”农夫山泉董事长钟此前表示,将继续追究相关行政部门的责任。

  统一企业也表示,对海口市工商局的检测结果,保留追诉的权利。

  但据杭州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认为,尽管损失惨重,但农夫山泉将海口市工商局告上法庭的可能性不大。

  “也许海口市工商局也是个受害者。”钟的口吻有所改变,出言谨慎。但他坚持认为:“这不是闹剧,是有人策划的,我认为是蓄意的。”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砒霜门”疑云未消 执法机构公信力受质疑(图)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