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从化查获24头“健美猪” 纯系广州本地生产

食品安全 jkdyz 16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从化24头生猪“确诊”含有“瘦肉精”,再次挑动市民的神经。昨天,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从化众惠、西街、七星和新城等市场发现,虽然此次“瘦肉精”事件对当地猪肉市场影响不大,但不少市民在购买猪肉时显得加倍小心。

  面对市民关注的来源问题,昨天,有知情人士抛出“重磅炸弹”:24头“瘦肉精”猪并非来自从化,而是由一位老板从广州某区的一个镇收购而来。昨天下午,记者就此向从化动物防疫监督所核实,对方称不便透露。

  实地探访市民买猪肉加倍小心

  此番出现“瘦肉精”事件后,从化市民在购买猪肉时纷纷多留了个“心眼”,将猪肉翻来覆去观察。在从化众惠市场,三四位市民告诉记者,“肥肉多一点的应该就比较放心”。每当市民出现疑问的时候,肉商都会翻开猪皮上盖着的红色印章给市民看,“这些猪肉都是肉联厂检验过的。”为了完全打消顾客的顾虑,多数档口老板还解释说,被检测出来的“瘦肉精”猪来自外地,而他们卖的是从化本地猪,“我们是到从化本地的农户家收购,再送到肉联厂屠宰的,拿货的成本都贵了。”

  新城市场一位老板向记者透露,“瘦肉精”事件发生后,他进货的价格是每100斤要1150元,而此前只需要1000元左右。由于成本上涨,他的瘦肉也卖到了15元一斤。“市民问还是会问,但最终还是会买。”多位肉商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获悉,众惠、西街、七星和新城等市场的猪肉大多是从肉联厂批发而来。不少肉商表示,自从检测出“瘦肉精”猪以后,从化肉联厂加大了检测的力度,“问题猪根本不可能流到市场”。

  知情人士问题猪来自广州本地

  尽管被检测出来的问题生猪已经销毁,但众多市民还是非常担忧。市民王先生说,“如果不找到源头,猪农还会使用瘦肉精,还是会有‘瘦肉精’猪流入市场。”

  关于问题猪来源,相关部门一直没有透露,只称“来源正在彻查中”。早在22日下午,从化动物防疫监督所驻肉联厂检疫组相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24头猪没有通过检测后,工作人员就对当事老板做了笔录,当事老板也配合交代了这批猪的情况。这位负责人还称,这批生猪并非外地(外省)猪,是事主从广州本地猪农那收购而来,至于具体是哪个地方,他不愿意透露。

  昨天,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批“瘦肉精”猪并非从化本地猪,而是来自广州某区的一个镇,由于24头生猪被无害化处理,当事肉商因此亏损了5万元左右。而在记者的采访中,当地多位肉商对此也有耳闻。记者试图联系事主,未果。

  相关部门“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

  问题猪是否真的来自广州?记者随后向从化相关部门核实,但未果。从化动物防疫监督所驻肉联厂检疫组相关人员称,案件已经转交给从化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某个部门负责,他们不便透露。而从化畜牧兽医渔业局一名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他们已经开会决定,案件统一由广州市食品安全部门负责沟通,目前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这位负责人还解释说,此案已完成了行政调查,并已转交给公安部门做进一步的刑事侦查,“如果抓到源头的猪农,他肯定要负刑事责任的”。

  农业部:失职渎职者绝不姑息

  据新华社电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23日表示,有关“瘦肉精”的案件被媒体报道后,农业部立即全面启动了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排查工作,确保出栏生猪质量安全。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农业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药局、监察部等部门,从“瘦肉精”源头管理、生猪养殖、生猪贩运、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肉品流通消费等6个方面强化措施,全力推进“瘦肉精”整治工作。此外,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畜牧兽医执法人员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本领。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一律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瘦肉精”大排查

  省农业厅:到场到户派发禁用单张

  南方日报讯 (记者/陈清浩通讯员/粤农信)笔者昨天从省农业厅获悉,从化“瘦肉精”生猪事件曝光后,省农业部门立即组织全省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到场到户派发张贴《告广大养殖场户严禁使用“瘦肉精”书》。

  “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省农业厅派出五个工作组,对清远、茂名、肇庆、韶关、惠州等部分畜牧生产大市进行了“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突击飞行检查,在23个养殖场和屠宰场中抽取了105头份生猪尿样,全部没有检出“瘦肉精”。从检查结果来看,目前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总体良好。

  省农业厅表示,下一步各级农牧部门将全面加强以“瘦肉精”监管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督导工作,认真查找监管薄弱环节,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记者调查

  粤生猪仅1/3实现监管

  已排全国前列

  业内人士认为,事件折射出生猪源头监管的缺陷。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农业部管理要求高,由于大多数中小养殖户散落在农村,再加上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力量薄弱及管理缺位等原因,因此,源头监管仍存在很多的漏洞。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畜禽标识和传输信息工作量巨大,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匮乏,对生猪百分百标识目前确实存在很大困难。

  以广东为例,每年大约出栏3600多万头生猪,但在2010年,畜牧部门工作人员实现监督和传输养殖信息的生猪头数仅有1200多万头。也就是说,监管的范围只有约三分之一。“这在全国试点省份,传输生猪信息量已经排在前列”,该负责人说,目前,广东省共采购了9000多台识读器,将逐级发放到市、县、镇畜牧兽医部门,逐步完善生猪标识制度。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6亿头,“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暴露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责任编辑:何颖)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广东从化查获24头“健美猪” 纯系广州本地生产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