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峰山泉水1小时卖数百桶 质监称将禁私售

食品安全 jkdyz 10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帽峰山地处广州市东北部,北起华坑,南至罗布洞,东至沙田,西达头陂,方圆约30平方公里。周围聚集着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个。朝暮雨后,山峰隐现于云雾之间,宛若戴上一顶雪白的大帽子,故名帽峰山。

  帽峰山森林公园始建于1997年,2001年经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虽然公园内没有大河流,但是由于宽阔的山体被良好的植被所覆盖,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沟溪众多,清澈的山水终年不断。也正是因为如此,帽峰山山泉水成为了众多市民的追逐目标。

  饮茶、煲汤、煮食这些广州人日常生活的精髓,使得山泉水一时成为广大市民享受优质生活的需求。然而在这个钢筋铁骨的城市中,这样的追逐又谈何容易。2006年4月,随着白云山一纸条例禁止在景区范围内抽取地下水和取用地表水,广州城郊的帽峰山成为市民们的另一选择。应运而生的是,那沿山公路两侧大大小小数十家山泉水销售档口。

帽峰山泉水1小时卖数百桶 质监称将禁私售
景观路路口一个山泉水销售档口,几十个桶在等着加水。

  档口

  两公里路段上14家卖水窝棚

  车出和龙水库沿省道116线转入帽峰山景区方向,与省道115线之间是一段2公里多长的环山公路。也正是在这段由南向北延伸的道路上,山泉水销售的生意显得异常火爆,几乎每隔百米就有一家山泉水销售档口。

  这些山泉水销售档口规模也是大小不一,大的档口多为道路两侧的农家餐馆兼营,小的档口只是几块石棉板简易围蔽四面搭建而成。相同的是在这些档口的醒目位置,都有一排用水泥修筑的接水台,多条蓝色硬塑料水管从后方牵入。

  在这段2公里长的道路上,细数之下竟然有14家各式售水档口。每家档口门前都有用三合板制成的简易招牌,明确提示此处有山泉水出售。与此同时,临近的省道116与115线道路两侧,同样开设有数十家山泉水销售档口。

  生意

  一元一桶1小时卖出数百桶

  由于该段道路刚好连接两条省道,周边又临近多条高速公路,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因此驱车来此购水的市民络绎不绝。

  临近中午时分,靠近观光路路口位置的一家售水窝棚外,前来购水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龙。这里面有普通市民驾驶小车,一次性购买两三桶供自家饮用;也有单位员工驾驶面包车,后箱空间满满堆起十余个水桶的集体采购。

  档口内的几名工人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有人负责将顾客自带的水桶进行清洗,一把长柄毛刷在少量灌水的桶内简单搅动;另一边,节水台上有人将软皮水管逐一放置到已经清洗的待接水桶口上,大约2分钟左右一个2L水桶就可以灌满;最后,等待在旁的工人还会拿出浸泡在水盆里的塑料盖将水桶封口,这样一次完整的装水作业就算完成。

  “本来是5毛钱的,4月1号开始,我们集体加到1块钱。”附近一家水档老板指着档口里张贴的提价告示称,因为3月份的时候,周边多家售水档口遭到白云区相关部门查处,而且还有几家档口的设备被破坏,所以他们才决定集体提价的。

  从上午11时20分到中午12时20分,短短的1个小时时间内,就是路口这一家售水窝棚,粗略统计售出的山泉水就接近200桶。虽然周边其他档口生意并无这家兴隆,但一天下来,该段道路所有档口所销售的山泉水数量也是极其可观的。

  溯源

  山泉水源头保密难寻踪迹

  这些公开悬挂招牌的档口,记者向多个老板对其水的来源和山泉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所有的档口老板都当场予以反驳,并拍胸脯保证其所售水确为真正的帽峰山山泉水。

  太和镇头陂村村民老刘是当地从事山泉水销售较早的村民之一。老刘说,这里的山泉水最初只是供附近村民自己饮用,大概是在2003年左右,开始有村民做起了售水的生意。因为不需要办理任何证照,只要自己上山找到泉口,然后拉扯一条水管下来就可以营业了。这样的生意慢慢地引起了越来越多村民的兴趣,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十几家,最后变成现在沿途随处可见售水档口的状况。

  至于山泉水从何而来,老刘说,这条路上大部分档口的管道都是从观光路口位置进山,泉口各家是各家,一般在有石壁的地方都会有山泉流出,具体位置就不可能细说了。

  记者之后按照老刘的说法,从观光路一路进山,沿途公路两侧的排水渠内,不时能看到铺设好的蓝色硬塑料管。但当试图寻管溯源时,很多管道在经过短暂的公路渠道后就紧贴峭壁蜿蜒上山无从找寻。对此老刘解释,很多泉口都是在山顶等地,一般人是不可能找到的。他家的管道,当年就是专门请人上山铺设的。

  疑问

  出售疑似假冒品牌水桶

  档口老板热情推荐的山泉水究竟如何,在一家售水档内,记者现场拧开水管接水入口中尝试。从外观来看,水中并无杂质;入口后无异味、温度与正常自来水温相似,并无清凉感觉。对此,水档老板解释称,因为这些山泉水从山上接下来后,先要到他们设置的水罐中沉淀,之后还要通过安放在管道上的多道净水器,所以水温接近常温。

  但当记者问及,这些售卖的山泉水是否可以直接饮用?是否经过相关质监部门的检测?水档老板并无出示任何检测证明,只是一再强调,他所售卖的山泉水绝对没有问题,在这里已经售卖多年,从没出过问题,他家的水正常室温下可以放置一个月。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在沿途售水的多家档口内,都有可提供给购水者的空置水桶销售。在其中一家档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空置的水桶都为标有“活力”字样商标。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售水档还提供印有同一商标Q S标志的水桶盖封口胶。对此,水档老板表示,这些水桶他也是从外面买回来的,只是售卖给个别没有带桶的购水者,但他坚决否认会有人借此大批量销售假冒品牌矿泉水。

  ■问题

  水质无监管

  目前,帽峰山周边区域经营的山泉水销售档口,大都为当地村民自行开设。所经营的山泉水,也是村民自行从山上引流下来。相关水质是否达到饮用级标准,这些销售档口并没有在当地质监部门进行检测,而档口本身也无办理相关营业手续。因此所销售山泉水质量处于无监管状态。

  有假冒嫌疑

  在走访中发现,每天前往帽峰山周边区域采购山泉水的买家中,除少量采购供家庭、单位自行引用的以外,也有个别使用中型货车,一次行近百桶采购的大户。据一位知情者介绍,目前帽峰山购买山泉水零售为每桶1元钱,如果固定客户大批采购还能更加优惠。相比市面上销售的各类矿泉水,动辄10多元的价格,中间还是有很大的利益空间。因此,不排除有不法商家,借此采水罐装后以次充好的可能。

  ■回应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管辖范围模糊整治无法可依

  对于记者走访所发现的相关情况,帽峰山森林公园管理单位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帽峰山森林公园尚不能称为国有公园,目前公园的林地权属有国有,也有集体和企业的。关于所提出的“公园内”概念,援引的应该是市政府控制性详细规划内的范围,但实际上,帽峰山景区管理处目前所能管辖的只是古庙景区和铜锣湾景区(还是租赁头陂村的),景区林地权属复杂,国有仅占一小部分,集体权属、企业权属都有,而且边界权属不清,存在历史遗留的纠纷问题。村民抽取地下水的范围实际上不在他们管辖的“公园内”。

  另一方面,根据《广东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帽峰山森林公园内是不允许村民上山取水的。但对于帽峰山公园周边区域,《广州市帽峰山条例》正在争取市法制办立法,景区目前存在想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质监部门:对私售山泉水进行专项打击

  白云区太和镇质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今年3月,针对帽峰山森林公园周边的村民私自售卖山泉水的情况,该站曾联同多个职能部门进行专项打击。但每周打击过后,私售山泉水的情况依然屡禁不止。

  据介绍,太和镇质监站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多次穿便衣调研,发现部分村民私自售山泉水,亦有以0.5-1元劳务费请人取水。“头陂村民一直习惯喝帽峰山泉水,村委只能将取水点移到村里,给村民自用,但禁止收费、生产、售卖。”该负责人表示,太和镇质监站与头陂村最终采取疏堵结合的治理方式,将取水点接驳入村,并对占道经营、无证生产的取水点进行整治,清查过滤水装置以及贴有标志的山泉水。

  白云区相关部门表示,帽峰山森林公园由市属单位主管,白云区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整治私自取水行为。

  ■链接

  2006年4月1日实施的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明文规定,白云山禁止抽取地下水和取用地表水。单位和个人在白云山上取水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将被罚2000元至1万元。对个人取地表水自用的,应当予以劝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根据情节处以20元至50元的罚款。

(责任编辑:廖颖瑶)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帽峰山泉水1小时卖数百桶 质监称将禁私售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