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平安医院”奠定健康的基石

医院动态 jkdyz 15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医疗纠纷增多,扰乱医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医患之间应有的信任和理解,不少医务人员缺乏安全感。为此,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07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有效化解医疗纠纷;加强医院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可见,“平安医院”的创建将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探索建立医患沟通的平台,妥善处理并积极化解医疗纠纷,为提高群众的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敲响安全的警钟

  医院安全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医院安全涉及面广,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抛弃凭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并逐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前车之鉴不可忘,未雨绸缪更重要。 总结多年的经验,敲响警钟,为“平安医院”的建设打好基础。

  案例一:40万现金不翼而飞

  某医院门诊楼当日进账遭抢,当时,医院保安和医院的一名女工作人员刚从门诊楼收费处取得现金,装进一只黑色箱包后打算送往停在住院部附近的运钞车处。但他们刚走出收费处,还没出门诊楼就遭到两名20多岁男子的抢劫。

  那名女工作人员吓得跑回收费处呼救。保安员和两名劫匪撕扯在一起,双方一直纠缠到门诊楼外的通道。这时,一名劫匪掏出匕首威胁他,保安员被迫放手,但看劫匪逃跑又追了上去。这时,医院的10多名保安闻讯后分头追赶,但劫匪已经上了一辆事先停在那里的夏利车跑了。

  由于有人记下夏利车号,而且摄像头也记录下了当时的路面情况,不久案件就被公安机关破获。但是正在接受治疗的保安员,被诊断为鼻骨粉碎性骨折,说话困难,另颅骨挫伤,需住院观察并手术。

  案例二:新生婴儿被盗

  某市妇产医院的病房内发生了一起新生婴儿被盗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日凌晨2:30,在该医院妇产科病房内发现一男婴失踪,出生时重3.5公斤,身高48厘米,身体十分健康。随后医院相关人员及时通知家属,望着妇产科病房内空空的小床,家人悲痛万分。

  这不仅对病人是很大的损失,也是医院的损失。众所周知,医院是人员复杂,流动量又非常大的公共场所,也是各类犯罪分子频频下手的地方。据警务人员的统计,医院内的犯罪活动就占了两成,主要是偷、拎、扒、窃等。智能化高科技手段固然是保障医院病人安全的重要屏障,但即便如此,也会存在安全盲点。如病房内由于涉及病人隐私,监控探头就无法触及。更何况,有些医院连监控系统都没有。那么,在这些安全盲点,或者在医院还缺乏监控系统等高科技手段之前,如何防范犯罪行为,保障病人利益与安全,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

  保证安全建设

  医院方能平安

  从以上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安全建设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发展。医院的安全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医院安全建设的兴旺与发展,患者的健康也就没有了根基。因此,加强医院安全建设十分必要。

  推进医院安全建设的作用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推行全员安全建设,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安全的含义、对安全的责任应具有的道德,从而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如安全物质对人的安全行为影响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方面,它通过应用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灵敏可靠的安全预警和防范系统以及快捷的医疗缺陷应急系统来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安全建设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动作保障机制。它通过对责任的落实、国家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自身安全制度和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行为安全文化通过树立安全第一、安全维系健康和生命、安全创造效益等观念和意识,提高员工对医院服务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的目的。

  组织及协调医院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与其他的专业性管理不同,它不像医疗管理、药品管理、设备管理、后勤管理等那样局限于对医院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人的管理,而是对医院一切方面、一切人的管理,还承担着对职工的安全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这就要求医院的一切部门、一切人员都为实现医院安全服务协调一致运作,不能出现梗阻,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安全建设能使之具有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

  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安全建设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维、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院管理必定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并在医院管理文化发展上带来机遇,注入新的内涵。近年来,医院安全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如医疗安全、建筑安全、设施设备安全、防火、防盗、防窃等。尽管已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不安全的隐患始终存在,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势必严重影响到医院深层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重视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充分认识和重视人的文化,即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建立安全建设的思路、策略,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医院安全工作的良性循环。

  医院安全建设的措施

  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人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安全建设离不开人的认知、努力和奋斗。安全建设既可以肯定人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对医院来说,由于安全涉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权,所以医院的行为必须围绕人的安全工作展开。这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需要,也是围绕“质量与安全第一”的需要。因此,医院安全建设,必须“以人为本”,通过解决人的安全观念文化问题,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加大对医院安全建设所需资金的投入力度,确立安全产生效益的理念。

  强化一线职工的教育:医院一线职工的安全和技术素质是医院安全建设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医院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医院安全服务的命运。医院一线职工在医院中占的比率最大,是创造医院效益的主力军,而医院大多数差错事故的发生也主要集中于一线服务。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才能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强化职工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科学技术的教育,提高职工的分析判断技能、应变和反应技能、预防监控的综合技能,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医院进行安全建设打好基础。

  把安全建设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职工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在当前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医院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生存环境即将发生变革的时候,学习和借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构建自身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建设途径,将使医院换发新的活力,并推动医院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一方面需要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安全建设投入必要的智慧和精力,以高度的觉醒,投入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理论研究者不断地研究、探索医院安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途径及经验并对取得的成果加以推广。

  创建“平安医院”

  构建和谐环境

  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讲道,2006年,卫生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维护正常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稳定、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7年,卫生部将会同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进一步推进医院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化医疗服务环境,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

  会后,国家卫生部、中治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决定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

  《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创建“平安医院”作为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要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加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严厉打击侵害医护人员、患者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保障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卫生事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快速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方兴未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总体上,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是比较好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热心服务患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有的医疗机构不时地发生医疗差错。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发生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5093件,打伤医务人员2604人,医院财产损失6709万元。到2006年,此类事件增加到9831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医院财产损失达2亿多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纠缠、冲击医院为手段牟取私利的“医闹”现象,严重影响医患之间应有的信任和理解,不少医务人员缺乏安全感,不敢采用风险较大的医疗救治技术。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大医院出现了倒卖专家号的“号贩子”和以介绍看病、转院等为名进行牟利的“医托”,盗窃、诈骗患者等治安案件也时有发生;一些医疗机构管理不到位,内部治安保卫机构不健全,治安防范基础设施条件差,群防群控的措施和经费不落实,社会治安防范队伍与医疗机构内部治安保卫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这些问题不仅干扰了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破坏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也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解决这些突出的治安问题,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着眼长远,注重实效

  目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已经把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作为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重点内容,坚持把创建“平安医院”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着力建立减少和有效化解医疗纠纷机制,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危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财产安全和破坏医疗秩序的行为;坚持依靠医务人员,依靠人民群众,以医患双方满意为目标,把改善医患关系、提供满意服务贯穿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始终。

  健全体系,完善机制

  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公共场所。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就是要为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提供安全、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严格规范医疗行为

  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认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临床诊疗规范,自觉规范职业行为,不超范围开展医疗项目,不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不做违法违规医疗广告,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不雇用“医托”,严厉打击“号贩子”和“医闹”,有效制止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完善医院安全防范体系

  认真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加强内部治安,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防火、防盗等安全意识和治安防范意识,严防盗抢、扒窃,有效保障患者和医院的财产安全。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预案,完善医院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健全急诊抢救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毒麻药品、放射源以及各类危险化学品。增强医护人员及职工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商业贿赂。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教育医护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探索建立医患沟通平台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并积极化解医疗纠纷,提高群众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秩序、环境等的综合满意率。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防病治病,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平安建设的覆盖面。

  建立齐抓共管机制

  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涉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个方面,需要公安、民政、工商、宣传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卫生部已会同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7部委成立了“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协调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对各地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检查和指导,推动各地建立协调机构。

  创建“平安医院”强调医患之间要有和谐的关系,医疗处置上要有合理、安全的流程,医护人员要有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这就引导医院向重质量、重保障、重安全、重服务、重绩效、重法治方向发展,也要求广大的患者及其家属遵守医院的公共秩序、尊重医护人员的工作权利,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与他们共同的敌人――疾病做斗争。

  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平安医院,医疗机构首先要认识到自身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主体,承担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首要社会责任。在医护人员中加大自身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强化医疗管理,切实提高医务人员质量意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医疗诊疗规范和准入制度,提高诊疗活动的技术质量,搞好医疗工作的服务质量,抓住医患关系的核心价值所在。培养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建立医院内部医患良好沟通的平台,建设沟通环境,加强医患沟通,增进互相理解,加强患者教育。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方式,通过沟通能够让医患双方换位思考问题,体会对方的立场和利益,从而促进双方在共同利益上达成更多的共识。

  编后语: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哪种制度和文化下,医院都是在生、老、病、死所必须经历的环境,医疗卫生也是与所有人的健康休戚相关的重要因素。医院和医生的作用是救死扶伤、驱除病痛,实行人道主义精神,提供人性化服务。医生是病人的救命恩人,几千年来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病人尊重医生,视其为恩人;医生善待病人,视其为家人。这正是医患关系的本质,也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

  医院要平安发展,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前提。医患之间必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的和谐关系,只有医患之间和谐了,医患的共同利益才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医院才能“平安”,最终才能为建设整个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和谐医患关系”和“建立平安医院”单靠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政府、社会、患者从不同的角度为建设“平安医院”贡献力量。

(实习编辑:李宁)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创建“平安医院”奠定健康的基石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