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贪利变质成“毒窝”
2007年9月2日,法库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法库县博仁医院的部分人员,与多名来自河南的贩毒人员内外勾结,使用假病例大量套购国家管制类麻醉药片盐酸二氢埃托啡片。经过侦查,警方很快将犯罪嫌疑人博仁医院院长王某及河南籍男子季某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从2006年开始,来自河南的一些贩毒分子以每天200元“补助费”为饵,先后从外地带来癌症患者到博仁医院看病,他们把开出的盐酸二氢埃托啡片少给或不给患者使用,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带患者出院,然后再把这些药片运回河南贩卖。今年年初,医院主管财物和药品采购的徐某某(医院法人代表之妻)找到毒贩的头儿,表示套药“不用那么麻烦”。双方一拍即合,此后,医院便用假病例开出盐酸二氢埃托啡片,直接卖给毒贩子。从2007年1月至8月,博仁医院共购进盐酸二氢埃托啡片27300片,除库存的1307片已被警方缴获外,大部分已通过这些毒贩之手贩卖。
案发后该医院仍在营业
记者在法库县采访时还发现了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从今年9月案发后至记者12月初到法库采访时为止,已经成为“毒窝”的博仁医院竟然还没有被吊销营业执照。据法库县卫生局介绍,医院还在营业中。
法库县卫生局局长助理说,医院吊销执照还需要工商等部门处理,是个“很麻烦的事”,医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资格、购买麻醉药品资质已经被取消。但是记者随后来到博仁医院发现,大门上依然挂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的字样。
主管和药监部门均称“无责任”
更加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医院成为“毒窝”,当地医药卫生管理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均称没有任何责任。
法库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只负责药品的进货渠道和质量,至于如何使用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数量问题不归药监部门管。
(责任编辑: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