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支心理干预医疗队江油开诊 灾民集中症状为“吃不下睡不着”

医院动态 jkdyz 27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灾民走进心理门诊

  辗转一个上午,医疗队成员于中午时分到达目的地江油市。针对余震、瘟疫等潜在威胁因素,医疗队临时改变“团队辅导”等计划,经商讨后改为在江油市太平镇灾民安置点先设立“门诊”部。

  门诊部白色帐篷刚刚搭起,灾民的到访已络绎不绝。记者留意到,多数灾民并未意识到这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门诊部。

  “多数反映的是身体不舒服,吃不下,胃不舒服等。”医疗队成员、中山三院心理科李雷俊医生向记者介绍,但医生通过细致聊天后,发现绝大多数为因情绪而引起的症状。

  62岁的李月华走进门诊帐篷,“连续很多天晚上都睡不着,吃不下,口干舌燥。”医疗队成员经耐心询问了解到,李月华曾目睹山体滑坡冲垮房屋的情景,当时就被吓晕了,“晚上睡觉很怕,稍微一点响声就以为是地震”!

  最后,医生给李月华开了些有助于睡眠的药物,并记下她居住的帐篷位置,今日将再追踪探访。

  心理干预方式多样

  “大灾之后灾民反映出来的最多集中于灾后应急心理障碍。”中山三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温盛霖说,相对来说,这种障碍通过一个星期的跟踪治疗可以恢复,但有的灾民心理障碍不会马上体现出来,或者几个月甚至半年才突然发作,这样更危险。因此心理医生更重要的任务是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心理事件苗头应跟踪治疗。

  温盛霖补充,身为医疗部门的心理科医生,其角色与一般的社会心理工作者有所不同,心理干预方式也会更多样化,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由临床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护士组成。

  余震焦虑普遍存在

  昨日,这支心理干预医疗队安营的江油市是诗人李白的故里。记者从当地卫生部门了解到,在汶川地震中,江油伤亡人数虽不算最多,但城市建筑受到了严重破坏,90%的房屋被震碎,城市居民多集中在室外居住,近日来频繁不断的余震和余震报告让灾民惶恐不安,此外,因毗邻北川,大量灾民涌入,城市压力比较大。

  “睡不着,做梦都感觉在摇来摇去。”在接触市民后,医疗队成员告诉记者,普遍感觉受灾市民的焦虑还是在于对余震的担心。

  今日,心理干预队伍将继续到基层调查走访,并制作调查问卷和调查量表,而“门诊”部将继续开张,在在看普通病的同时,注意发掘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责任编辑:姚青)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