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院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今起正式挂牌
发挥协和多学科综合优势,提高疑难病患者诊疗质量及效率
一名来自天津的患者王某(化名)坐在候诊区里,她的手心已经有些出汗了。在当地医院治疗的惨痛经历还记忆犹新,医生在开腹之后又原封不动地缝好,摇摇头对家属说手术难度太大,怕病人受不了。难道就这样放弃治疗了?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把病历、影像学资料交给了胰腺疾病会诊中心的专家们――他们此刻正在那扇关闭的房门内认真探讨,数十双眼睛齐聚在那一排影像资料上,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发表见解。十余分钟过去了,一名护士出来将患者及其家属请进会诊室,听取专家们汇总后的会诊意见和治疗方案。消化内科将安排王某做超声内镜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待病理结果出来后,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病情需要则直接由基本外科胰腺组收住院安排手术治疗。整个会诊过程虽然只有20多分钟,但对于王某而言,却已踏过了冰火两重天。
这一幕发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新近成立的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内。作为该中心首个挂牌试运行的专病组,胰腺疾病组汇聚了北京协和医院九大王牌科室、二十余名顶尖专家,打造了一个国内最高水平的胰腺病诊治平台。这九大科室全部为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包括基本外科胰腺组、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超声科、病理科、放射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和核医学科,而专家队伍也全部为国内本领域的著名专家。会诊专家团队采取A、B角的模式,每次会诊每科至少保证1位专家参加。
如此高水平的会诊中心是为哪些患者准备的?据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介绍,会诊中心接收的患者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已就诊三个专科或在一个专科就诊多次尚未明确诊断者;二是临床诊断较为明确,但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会诊的;三是已在外院接受手术或其它治疗,需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者。此类患者经胰腺疾病组的参与科室的专家在门诊看过后认为需提交会诊中心讨论的,征得本人同意后,首诊医师可开具会诊预约单,在门诊部登记盖章备案后,即可挂号。会诊当日,患者须携带门诊或住院病历、检查报告、化验结果、影像学等全部资料按约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等候会诊。
正如患者王某所经历的,病历资料交给中心后,中心医师会先做一个病历摘要的登记,然后由首诊科室医师向专家组做详细病例报告。专家们认真阅读患者的相关资料,集中讨论,形成会诊方案,必要时还会请患者进入会诊现场接受问诊、体格检查等。讨论结束后,专家将会诊意见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解答他们的疑问,最后形成书面意见,双方签字认可,一式两份,一份交给患者,一份留会诊中心保存。经会诊后仍需继续随诊的,由会诊科室在普通门诊以预约方式进行。
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的地点暂定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区特需医疗部三层。胰腺疾病专业组的出诊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其他陆续运行的专业组将充满一周的五个工作日、十个单元门诊时间。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的收费标准为:三个科室专家参加的会诊收费为每位病人会诊一次500元,四科及以上参加的会诊收费标准为每位病人会诊一次800元。 该中心自试运行以来,已为18例疑难胰腺疾病患者完成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