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限价难实行 患者难享受

医院动态 jkdyz 11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阅读提示

  患病后,从患者入院到治愈出院,限定一个最高费用,如果治不好或费用超支,由医院来埋单,叫做单病种限价。

  单病种限价是我省于2007年开始推广的一项惠民政策。可是,记者走访发现,这项惠民政策如今执行得并不好,很多医院接到符合条件的患者,也不执行单病种限价收费。

  单病种限价,患者难享受

  近日,记者的一个朋友夜间突发急性阑尾炎,住进郑州某市级医院,开刀切除阑尾,前后住院7天,共花费3600余元。出院后,记者获悉花费情况后问他:“你不知道这家医院现在推行单病种限价吗?你在这里治疗,又没有并发症,花费应该是3180元的。”朋友摇头说:“有这等好事?住院时医生、护士都没提到过单病种限价这回事。我住院的几个病友,都是阑尾切除手术,没一个是限价的。”

  单病种限价,或许有一些读者并不熟悉,记者在此梳理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难题,2006年8月,我省开始在小范围内尝试“按病种收费”,即单病种限价。通俗地解释,单病种限价就是指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经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限定最高医疗费用。如果治疗费用超出最高限价,超出部分将由医院来承担。

  2007年12月,河南省发改委、卫生厅联合召开会议,正式确定在全省39家公立医院对100个单病种推行按病种付费制度试点。这100个单病种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外科手术疾病,内科疾病仅有6个。省委、省政府将“增加按病种收费的试点范围”列为2007年完成的“十件实事”之一。

  然而,记者走访调查多家医院发现,这项惠民政策许多患者并未享受到。在某省级大医院病房楼的手术室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患者家属,他们的患者无一享受限价手术。至于原因,他们说:“医生、护士都没提过这事儿,我们也不好意思问。这里病人太多了,能住上院就不错了,谁还敢跟医院讨价还价?”有的家属说:“我估计限价不限价差别不大吧。”还有人直接说,不知道限价手术这回事儿。

  记者在另一家省会大医院手术室门口调查了6名患者家属,他们的患者也均未享受限价手术。

  限价手术挣钱少费时多,医生不推荐

  关于患者难享单病种限价的问题,记者也从医生那里得到了证实。省会多家医院的科主任告诉记者:“说实话,单病种限价实行得非常有限。”有的科主任直截了当地表示,除了政策刚出台那段时间做了几例限价手术,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做过。

  “限价手术对患者确实是好事,但对医院的影响是经济效益减少了,说白了就是挣钱太少。”一名科主任道破个中原因:“现在各家医院的竞争非常激烈,院长明确要求我们科主任要抓创收。老弟,换成你做科主任,你会积极向患者推荐限价手术吗?”有医生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在他们科室,正常情况下,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手术花费应在8000元以上,单病种限价规定最高只能收到6500元,这个差价医院当然不愿承担。

  还有一些医生无奈地表示:“医生要上手术台、坐诊、查房,还有教学、科研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和患者沟通费用的问题,这些工作应该由专人来做。”

  记者表示,这些工作可以由护士来做。院方又提出:“每个患者是否符合限价手术的规定,适应证是由医生来把握的,主刀医生、管床医生、护士长、护士、患者、家属,这几方要做大量的沟通工作,花费很多时间。医生、护士都没有这么多时间。再说了,让我们付出的时间更多,收取的费用却更少,谁会去做这样的‘傻事’?”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单病种限价难实行 患者难享受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