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文:走向世界的首个清远本土医学博士后

医院动态 jkdyz 28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今天,曾健文将出现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欧洲泌尿外科年会,这是业内公认的世界顶级学术会议。

  此前,由他撰写的论文《膀胱出口梗阻造成剩余尿量的机理研究》,提出在膀胱出口梗阻的大鼠膀胱传入神经活动的减弱最终会导致膀胱残余尿量的产生,为膀胱出口梗阻的病人发生尿潴留提供理论依据。这个观点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提出,相关研究成果也发表在国际泌尿外科顶级杂志《Journal of Urology》。不久前,这篇论文还荣获“广东省第四届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这也是清远市人民医院首次获此荣誉,也是除省部级高等学府外唯一的市级医院获得这一奖项。

  曾健文,这个从清远走出去的医生,是清远首个本土医学博士,也是唯一一个医学博士后,在医学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从小立志从医

  求学足迹遍布省内一流医科大学

  “机缘巧合。”曾健文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他的从医之路。他是清新太平人,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从小他就受爷爷的熏陶和影响,“打懂事起就对医学很感兴趣。”

  真正让曾健文立志从医的,是小学六年级时的一次患病经历,让他全方位了解医生救治病人的全过程。经历那次患病后,曾健文暗自立下誓言――将来也要成为一名医生。

  1994年,曾健文高考成绩优异,在填报志愿时填写的全部专业都是医学专业,后来终于被中山大学医学院录取。大学毕业后,曾健文入职清城区人民医院,“在小医院虽然有很多锻炼机会,但是没有多少疑难病例,对于提升医技水平作用不大。”曾健文决定继续进修,最终考上广州医科大学,然后攻读了硕士研究生。

  2006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班两个月后,曾健文最终决定入职清远市人民医院,“虽然也有其他医院伸出橄榄枝,但是还是决定回清远发展”。

  在求学的道路上,曾健文一直都没停歇过。工作后,曾健文又考上了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他打趣道,“这些年,基本上读遍了省内的一流医科大学”。

  天道酬勤。不管是在临床还是科研方面,曾健文都取得不菲成就,他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在《J Urology》、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等国际顶级泌尿外科杂志发表SCI论文4篇,得到业内人士频频“点赞”。

  申请奖学金

  北欧进修成为清远首个医学博士后

  2013年11月份,经医院蒋重合教授推荐,曾健文成功申请奖学金远赴北欧瑞典隆德大学进行学习研究。据了解,隆德大学在欧洲是个很出名的综合性大学,在全世界高校排名前六十名,其重要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清华。

  如何做科研,是曾健文在隆德大学进修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短短一年的留学生涯中,曾健文连一个周末都没有休息,“看到其他国家的学生这么拼命,意识到自己是个中国人,不能够给中国人丢脸”。

  由于初次踏上北欧大地,面对陌生环境,曾健文有些不适应,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个月内必须完全适应新环境。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才到第三周,导师就开始给他布置任务,他得以提前跟导师一起做研究。

  在留学期间,曾健文愈加努力,做研究经常要熬夜到晚上四五点钟。曾健文的感触是,与临床不同的是,做科研更难,即便是花了很多努力,得出的结果仍然不太理想,经常让人感到很困惑,“有的试验甚至需要做三四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试验不成功,绝不停手,曾健文很有韧劲。

  做研究生导师

  “在各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

  曾健文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广州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去年,他已经在广州医科大招了两个研究生,今年准备在暨南大学开始招研究生。招收研究生,也给曾健文带来了一些压力,“既然是为人师表,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对待病人,不仅代表自己个人形象,还会影响学生,导师自己需要做好示范。”

  每隔一两天,曾健文都会下载一篇外文文献,了解国内外学术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如此,曾健文还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展学术讨论。

  开展学术讨论,是曾健文从隆德大学取到的宝贵经验。在隆德大学,不管级别多高、资历多老的教授,都会参加学术讨论,参加者有什么想法和感想,不用顾忌学术权威,可以当面提出来,“只有观点碰撞,才会产生思想的火花,”这对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至关重要。

  对于曾健文求学期间的表现,导师Bengt Uvelius教授在给医院的书信中表示,“曾健文在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功,我们认为他很适应并享受这里的一切。”

  遭遇科研难题

  像患者求诊一样请教国内外专家

  “在科研方面,也要有点作为,做出点成绩,才能对得住自己。” 曾健文目前拿下了一些科研基金和课题,他这样定义自己:在临床方面,也要做个好医生,不单单是要获得患者好评,也要博得同事的“点赞”。

  多年来,他一直游走在科研与临床之间。科研与临床,他需要二者兼顾,不能偏废其一。尿动力学是曾健文科研方向,由他撰写的有关研究论文斩获“广东省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这在他就职的清远市人民医院尚属首次。

  科研道路上,从来都是布满荆棘,曾健文早已习惯。在接受采访时,曾健文一笑而过:做科研就是经常不顺利,“有些试验做了很多次,还是没能把问题解决,最后可能需要全部推倒重来,这样的经历我经常都要面对。”

  有些难题,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曾健文就跟导师和同事们一起开展学术讨论,如果依旧没有得出答案和结果,曾健文就在网上发e-mail向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请教,“这个过程就像患者走遍全国医院求诊一样。”

  在国外,很多医院做手术都由机器人代劳,不仅可以节省人力成本,还能减少发生医疗事故。目前,广东只有中山医院等3家医院才有这样的技术。在瑞典求学期间,曾健文还学会了操作机器人手术系统,并通过了考核,“只要医院购进机器人手术系统,我就可以立马上手了。”

  ■人物故事

  “遇到的病例越是疑难越是兴奋”

  做一名好医生,多年来,曾健文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他认为,一个好医生的标准,不仅需要好的医疗技术的积累,还要对患者有耐心。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教导学生,“医生要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跟患者做解释工作时,要用很平白的语言和很浅显的案例。”

  对于普通常见的病例,曾健文谨小慎微,从来不敢粗心大意,从医16年来没有出一次医疗事故。而对于越是疑难的病例,他越是感到兴奋,“当我把疑难杂症解决的那瞬间,非常有成就感。”

  不久前,有一个患者尿频尿急十几年了,很是频繁,并且有很多并发症,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休息,“一天到晚的事情就是上厕所。”虽然此前在省内多家医院进行治疗,但是结果都不太理想。

  一听患者介绍这个情况,挑起了曾健文的韧劲。曾健文做了很多排除性检查,最终确诊患者控尿神经中枢出现了问题,经过三个星期的治疗,患者终于得以痊愈。“排尿虽然简单,但是涉及的知识面却很广,这要求医生的综合能力很强。”曾健文介绍说。

  遇上疑难病例时,曾健文需要调动掌握的医学知识,还要查阅相关资料,必要时还要请教其他专家,这个治疗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如今,对于解决疑难病例,他也是轻车熟路了,“越是疑难病例,越是兴奋,不仅可以解决患者的痛楚,也能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曾健文:走向世界的首个清远本土医学博士后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