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是15岁尿毒症女孩农彩梅在南京儿童医院固定的透析日,可这个周三她却没来。肾脏科护士长潘莉立即给孩子妈妈黄玉萍去电话询问。“欠你们医院费用太多了,我们不好意思再来了。”黄玉萍在电话中哭着说。
不来透析,意味着这个花季女孩的生存期不超过一个月。“让她赶快来,我们帮着一起想办法,通过媒体呼吁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来救救这个苦难的一家。”肾脏科副主任赵非听到潘莉的回复后如是说,并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医院相关部门。
昨天,记者在南京儿童医院血透中心见到了小梅,躺在病床上的她面部有点浮肿,脸色黑黄。
小梅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10月,因全身莫名浮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一直生活在山村的农家人从未听说过这种病,开了点药就回去了。吃药之后,小梅的病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加重。黄玉萍带着她四处求医,2013年2月最终在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红斑狼疮导致肾小球硬化。
“到我们医院时,80%的肾小球已经硬化,没有药物挽救的余地,只能依靠长期透析。”赵非告诉记者,每周进行3次透析,小梅就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每周一、三、五是她固定透析的日子。
3年来,依靠透析,小梅的病情比较平稳,但治疗费用成为这个女孩重生的“拦路虎”。据介绍,小梅的妈妈目前在栖霞区一家烧烤店打工,收入不固定,最多时一个月也就2000元左右,小梅还有一个弟弟,对于母子3人的生活,远在广西的父亲一直不闻不问,母亲微薄的打工收入便是她们生活和治病的全部来源。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10月,小梅的弟弟也被确诊为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发现及时,目前只需进行药物干预,每月药费1000多元,“小梅一个月的透析费用6000多元,再加上弟弟的治疗费,靠她母亲一人确实无力承担。”潘莉告诉记者,为帮小梅渡过难关,医院一直在为她尽力争取,3年前刚入院时,医院的慈善救助基金就给她申请了一笔费用,同时减免了相关治疗费用,还向社会募捐一部分费用,赵非更是一人拿出5000元钱资助他们。
眼下,小梅已欠下40多次透析费,黄玉萍在女儿病床旁哭红了双眼。“我不想放弃她,但我实在找不出钱来,能借的都借了。”昨天,黄玉萍一开口,眼中的泪水便滚滚而下。
“按照医院管理规定,所在病区欠费太多需由相关医护负责人进行担保,赵主任就拿他的工资进行抵押,如果这部分费用小梅交不上,就从赵主任的工资中抵扣。”潘莉告诉记者,为帮这一家减轻负担,去年儿童医院还出面帮忙写了一封信到当地政府,帮忙申请相关医保报销。
“这是一个生命,我们不能轻易说放弃。”赵非表示,尽管小梅已经欠费两个多月,但他从来没想过停掉她的治疗,“我们肾科相对规模较小,单靠医院的力量还不够,希望更多的社会好心人加入到这场生命接力之中。”赵非说,除了依靠长期透析,小梅重生的另一路径就是进行肾移植,但目前30多万元的移植费是这个家庭想也不敢想的。
“希望好心人拉我们一把,孩子想活下去。”这是记者采访中,黄玉萍重复最多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