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院护士一年100多项小发明造福患者

医院动态 jkdyz 39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硅胶小儿拍背器、自行下床报警铃、胸透患者专用坐椅……昨天,据中大医院统计,该院女护士一年创造了100多项临床“小发明”,让众多患者受益。而近年来,该院男护士也越来越多,逐渐挑起了不少科室的大梁。

  在心血管内科,有胸腔积液的患者做胸透时,得反坐在椅子上,很不舒服。心血管内科护士长陈泳设计了一张“高大上”的软面坐椅,成了科里的“抢手货”。宽托板设计,可以避免病人在胸腔穿刺时双上肢的下滑,坐椅面的圆形设计可以避免双下肢过度外展,另外,托板面和坐椅面高度可以调节,满足不同身材患者的需求。

  婴幼儿患上呼吸道疾病时,往往不会自主咳出痰液,这就需要护士拍打他们的背部,帮助排痰。中大医院儿科护士陈国伟发明的小儿拍背器颇为吸引眼球。它由一个硅胶面罩和一根压舌板组合而成。面罩分为大、中、小3个规格,适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给婴幼儿拍背要求空心拳,呈杯状,需避开脊柱和肾区,但成人的手比较大,给孩子拍背时很易触及到肾区和脊柱。这一‘拍背器’的材质为硅胶,比较小,可以避开脊柱和肾区的范围,接触孩子也会比较舒适。”

  因多种因素,长期卧床或高龄患者下床时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内分泌科护士韩晶设计了一款患者自行下床远程报警铃,当患者坐起来准备下床时,护士能接到报警信息,赶到患者床边提供帮助。

  据统计,今年中大医院各病区护理单位共上报的护理创新多达113项,“近年来,每年都有很多护理创新,不少都申请了专利。”中大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翠荣说,在女护士不断发明创造的同时,这些年来,中大医院的男护士越来越多,并且逐渐挑起大梁。

  1992年出生的阳光大男孩方自根,是中大医院急诊科的第一名男护士。“男护士在体力方面有很大优势,急诊科有很多急危重病人,包括心肺复苏,对女护士来说是很耗体力的护理操作,我们上阵就得心应手多了。”方自根笑着说。

  中大医院手术室是男护扎堆地,共有11个男护士,“骨科手术,如膝关节、髋关节置换,需要用4―5盒器械,每个器械盒重达20斤,这样的体力活都得交给男护士。”手术室护士长崔颖表示,虽然这里的男护士在全院最多,但还是不够用。经过10年招聘,该院男护士已有46名,在医院1500人的护理团队中,男护士占比3%,多集中在手术室、骨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泌尿外科等科室。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中大医院护士一年100多项小发明造福患者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