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小孩克服嫉妒心理
小孩子有嫉妒心理吗?有人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太可能。 其实科学证明,嫉妒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产生是很早的。有人做过实验,15个月的孩子,如果妈妈当着他的面抱别的孩子,他就会有所反应,非要让妈妈放下别人抱自己,并紧紧搂住妈妈,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妈妈,不是你的。” ……
陪孩子走出青春期风暴
心理学家发现,成人的言语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早熟的孩子尤其敏锐,面对正在成长的孩子,父母可以做什么呢? 如何与早熟的孩子沟通,许多父母伤透脑筋,甚至想推给学校,认为老师比较懂如何教。其实,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基本,从饮食、作息到沟通相处,父母的角色相当关键。 ……
合理心理教育 改变不良性格
“3、4岁的小男孩,谁家的不顽皮呢?”这是我听得最多的话。我想我是有些紧张过度了。但总是希望他向好的心理方面发展。你说顽皮些,无所谓,淬掉一个碗,将镜子打烂,将小物件扔进马桶……这就比从小养的小狗,咬鞋子、毛线球、啃桌腿……大人不该束缚了孩童天性,我很是知道。可是我家小孩除了顽皮以外,比较‘坏’,或者说执拗,脾气硬、固执。 ……
通过交往 促进孩子行为发展
新生婴儿已具备视、听、模仿及与成人交往的本领,这些能力又是他出生后继续发育的基础。当然,每个新生儿的这些行为能力是有差别的,应该在早期就对新生儿进行行为能力的检查和评价,并探讨根据具体情况、家庭条件制订措施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行为锻炼,以促进智力发育。 ……
别让焦虑成“家族遗传病”
每个教育焦虑的妈妈很可能教出一个焦虑的孩子,而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修复,那么他为人父母后,仍会把焦虑的情绪带给他的后代。现在很多家长的焦虑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如果父母自己仍然不注意改变自己的话,很可能将焦虑继续‘遗传’下去。” ……
如何应对孩子的两面行为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听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可在家里却任性、不讲理,任凭家长说破了嘴也无济于事。这就是孩子的“两面派”行为。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不一致的情况呢?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