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心理教育还应发力

心灵引导 jkdyz 12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一名学生选择极端行为,是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比如家庭长期以来给予的压力,父母的期望与学生的追求不一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等。而阻止极端行为,可能只需一方面发挥作用就可改变。

  我国大学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教育,但总体来说,由于心理咨询辅导人员少,心理测试和建档的周期比较长,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难以给予及时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另外,大多数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就集中在开学第一周,内容也仅仅是学校、专业情况介绍,校纪校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学生缺乏大学学习的目标、不能适应大学角色的转变、不习惯远离家庭过集体生活、不懂得进行时间管理,很快就陷入迷茫与失落。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是一堂课,也不是知识教育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形成一种关心学生健康的校园环境。健全的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教授与学生经常性的交流、沟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是大学更应该追求的。

  近日,北大一大一新生在宿舍自杀获救。而对于这起新生自杀,舆论已在探讨这究竟是大学教育的失败,还是中学教育的失败,抑或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责任编辑:周菌)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关注大学生心理教育还应发力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