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一个“职场怨妇”

老公老婆必知 jkdyz 17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怨妇不仅是家庭产物,职场上也开始出现怨妇–手头工作多到让人绝望,三更半夜还手脚冰冷地加班,一大早在办公室神思恍惚,压力大到神经质地抽掉一整包烟……怨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情绪,不怨就憋得慌,怨完心里会宽敞些。从这个角度说,抱怨是一帖心理镇痛剂。但在职场上抱怨过了头,就会让人望而生畏,“职场怨妇”可不是个充满诱惑的字眼,有时碰到“怨妇”又该怎么办呢?

不要做一个“职场怨妇”

  谁说别人就是应该帮你?

  污染指数:2级

  案例:菲菲是某大型广告公司的公关经理,穿着得体,谈吐应对也很有章法,深得客户欣赏。但很多同事却对她敬而远之,因为她总是“好事多磨”,一会找这个帮忙,一会找那个求助,而且一件小事就可以让她“翻脸不认人”。她的同事木木说:“你帮她多少都是应该的,不帮她吧,她能对着空气抱怨个没完,搅得大家心情都不好。帮完了呢,她又重新抖起威风来。我还是歇歇吧。”她的心理潜台词:我从小就是这样得到的。得到的,认为理所当然;得不到的,认为是缺憾,就一定要得到,否则就心怀怨愤,心情不爽。有这样心态的女性,往往是典型的独生子女一代。她们从小习惯了在亲人那里有求必应,因而缺少一份感激的心,觉得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而一旦碰到拒绝就想不开,总觉得否则这个世界欠她很多。

  止怨贴配方:到此为止,不如感恩。当怀有感恩之心时,得到了就会认为是别人帮助的结果。即使得不到,也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或条件没成熟,或者本来就不属于自己。无论得失,心境都是积极正面的,情绪都是乐观平和的。要得到一颗感恩之心,可以这样内外兼修:合理归因。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认为成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而没有成功都是外界因素使然。更合理的归因,是看到外界因素对自己的成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学会感谢。对别人的帮助,即使内心不以为然,也要在口头上表示感谢,形成习惯。如果不懂得表达感谢,必定会伤害同事的热情,下次只好巧言令色另谋他助并心生怨恨,这就掉入了心理怪圈,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对待“应该型”同事:在你接受她的求助请求时,不妨多强调一些自己的困难,而不要立刻满口答应,让她为争取你的帮助多付出一些诚意和努力。当她过河拆桥时,用冷静的口气明确告诉她你的失望和不满。如果你保持沉默,那你的沉默一定斗不过她的沉默,因为她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并不会主动察言观色、看出你的不悦。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不要做一个“职场怨妇”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