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情感趣话 jkdyz 18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您的孩子健康吗?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会自豪地回答“是的”。孩子没病没痛身体强健,怎么不算健康?然而,很多家长不甚了解,生理健康并不等同于健康。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秦新华会长介绍,“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已经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日前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称,在我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报告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0%至25.4%。中小学生精神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心理障碍以焦虑、恐惧、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

  有关专家研究显示,目前70%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还有10%的家长是严厉处罚。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是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差,适应能力差。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解决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呢

  心理学家汤笑先生表示,家长应关注孩子,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障碍并进行治疗。汤笑指出,这些人格异常者,多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从发现孩子有人格障碍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应该咨询心理医生,设计一整套爱的教育的方案。其重点在于一是父母每时每刻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别人、对动物、植物的爱,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二是父母要抓住每一个可让孩子施行信任、同情与谦让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口头辅导。

  当然,不同的病症仍需要对症下药。如抑郁症,这是一种普遍而危险的疾病,且患病率的低龄化越来越明显,儿童抑郁症已经是专有名词了。情绪低落、思想迟缓、行动迟钝是抑郁症的三大特点,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抑郁情绪时,除了要配合专业的医师给孩子进行治疗,自己也应该给孩子帮助。如找出孩子的抑郁源,如果是由学习压力大造成的,可以考虑让孩子暂时休学,出去旅游一下,轻松轻松;如果是缺乏家庭温暖造成的,父母就要努力补偿孩子。同时多诱导参加活动,激活孩子的心理。

  焦虑症会使人长久地处于强烈的焦虑状态中,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苗头,应该引导孩子放松,严重的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对于强迫症,家长应注意对孩子的自幼教育,别让孩子凡事太较真。

  对于孩子在交际方面、适应方面的问题,家长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汤笑认为,要解决小孩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找出其根源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比如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好,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多看别人优点的好习惯、创造孩子交友的机会来鼓励孩子更好地与别人交流。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精彩推荐>>>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关心朋友别过分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做上司眼中的重磅人才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盖茨的十条职场箴言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伊人天地 粉男当道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冬天当心“心理流感”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双面人其实是心病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性幻想并非不正经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六大诱因造成网络成瘾 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笑和哭都有益于健康
进入游戏专题轻松一下>>>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健康的孩子要有一颗好“心”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