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耄耋老人的爱国情怀

老人趣闻 jkdyz 43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离休赋闲在家的他,自费出书赠与身边的朋友和需要帮助的人们,把对党和人民的满腔热忱,化作默默无闻的“工作”激情,将他晚年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灿烂缤纷……

  他就是陕西省西安市烟草专卖局退休职工吴仁忠。吴仁忠原籍陕西咸阳,年轻时是一名教师,1987年省糖烟酒公司“分家”后进入烟草企业,1993年退休。退休后的他依旧坚持学习,读书看报,并自费出版了书籍,赠给单位的同事、身边的朋友和邂逅相遇的上进青年。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份挚爱,寄于书报、寄于笔端。

  书报堆里觅乐趣

  剪贴世界寄情怀

  初冬时节,我们轻轻敲开了吴仁忠的家门,热情的老人把我们迎进家中。温暖欢快的气氛充满了客厅,我们围坐在吴仁忠的身边,认真倾听着老人的故事,慢慢走进了老人赋闲后的内心世界……

  吴仁忠酷爱读书看报,在他的书房两侧摆着四架书柜,里面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史记》、《资治通鉴》、《咬文嚼字》等书籍。退休后,单位为他订阅了《东方烟草报》、《西安晚报》等多份报纸。随着阅读面的扩大,吴仁忠感觉到报纸上刊登的一些人文、历史及各类国家大事等资料非常珍贵,以后可作为查阅查询,于是萌发了做剪贴本的念头。

  采访时,吴仁忠的书桌上正放着几摞刚刚整理完毕的剪贴本,尽管是用废旧的纸张订制,但是看上去干净整齐。每本剪贴本的封皮上都精心的用彩色水笔书写名称,内容一目了然。我们大致翻看了一下,剪贴的内容类别很多,有《西安雕塑》、《奥运开幕》、《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60年前的今天――西安解放》等。吴仁忠说,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经过分类整理,把相同性质的稿件剪贴到一起,就会便于阅读和查找,会让后人更加清晰地读懂历史,从而具有了可读性和保存价值。

  从吴仁忠的介绍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心中的知足和快乐,也让我们为他那专注做事的精神所感动。然而更让人感动的是做剪贴本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而是他以此为素材,自费编撰出书,播撒爱国思想。

  自费出书广赠人

  传播赤子爱国心

  在一张老式的写字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印刷书籍。吴仁忠送给我两本书作为礼物,一本是《勿忘国耻》,一本是《剪贴集》。

  翻开《勿忘国耻》一书的扉页,开篇的几句话映入我的眼帘:“历史不能忘、仇恨不能记、和平要维护、战争要制止”。吴仁忠告诉我们,编写《勿忘国耻》的念头还是在2005年,即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他在电视、报刊等媒体看到各类关于纪念抗战胜利的报道后,心情异常激动,回想自己年轻时亲身经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过的艰辛,心中感慨万千。从那时起,他搜集整理了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诈、侮辱与侵略的历史资料,作为“侵华账本”记录下来,希望后人能够记住这段沉痛的历史,从中受到教育,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

  《剪贴集》是吴仁忠的第二部作品,内容涉及很多科普、医药、历史以及日常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吴仁忠说,他平日阅读报刊时,喜欢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剪贴、摘抄下来。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些东西,并从中受益,他从2008年开始系统地进行加工整理,因为内容繁多,于是就按顺序依次排列。一年后,近10万字的《剪贴集》终于问世。吴仁忠欣慰地指着手里的《剪贴集》说:“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都很喜欢这本小册子,开始印了1000册,大家都很喜欢。最近我又陆续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准备再印1000册送给需要和喜欢它的人。”

  这两本书的出版,前后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吴仁忠年龄大了,不会用电脑打字,就把整理的资料先抄到稿纸上,送到印刷厂打印出来,然后再逐字逐句地校对,出样后,再校对。如此反复三四遍后最终定稿,交付印刷。两本书先后各印了1000册,《勿忘国耻》后来又加印了1500册,很受大家的欢迎。

  吴仁忠说,两本书大都送给了单位的同事和身边的朋友,《勿忘国耻》大都送给了年轻人,而《剪贴集》通常为老年人所喜爱。“我平日出门随身就带上几本,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如果有人愿意看,我就送给他;坐公交车出门时,碰见给我让座的人我也送给他们几本,大家都很高兴。”

  家人齐心来相助

  老人爱国情感人

  令吴仁忠欣慰的是,他出书的举动得到了儿女的理解和支持。由于自己年龄大视力不好,每次校对都是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拿笔改,他的几个孩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吴仁忠大儿子今年62岁了,几年前已退休,因为担心年迈的父亲身体吃不消,就主动与父亲一起校对。

  当我问起老人出书的费用怎么解决时,他回答说:“我的几个孩子知道我要自费出书,要拿钱出来,我都拒绝了。我现在生活没有负担,退休金足够了,孩子们还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给他们添麻烦,他们的理解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小儿子为了帮吴仁忠找到价格便宜、印刷质量好的印刷厂,跑遍了全市的大街小巷,最终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个部队学院的印刷厂。厂里的领导表示可免费为老人印刷,但他坚决不接受,一番“谈判”后,印刷厂答应只收取一定的费用。吴仁忠明白,印刷厂收取的只是成本费用,只是为了帮助他完成出书心愿。

  吴仁忠兴奋地告诉我们,如今,爱看他书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的主动跑上门来找他签名。有一次,他的一位在部队已是军级干部的老朋友看了他的书,非常激动,连夜给他打电话,说他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些,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安慰和满足。

  二女儿远在北京,被老父亲所感动,在公司的网站上写了一篇名为《老父亲带给我的感动》的文章,在公司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位不平凡的老人和他的书。吴仁忠知道后,第二天就去邮局给女儿单位寄了几十本。说到这里,吴仁忠起身从房间里拿出一封信让我看,这是二女儿从北京寄给老父亲的,里面是她写的那篇《老父亲带给我的感动》。

  文中这样写道:“父亲总说现在生活好了,住的像宾馆,吃的、穿的像天天在过年,就是想为社会做点事。还要好好锻炼身体,为社会减轻负担,让子女好好工作,报效祖国。我要把父亲带给我的感动传递给大家,让父亲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传播知识的心愿得到更多的满足……”

  话别时,吴仁忠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好很幸福,这都要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些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只要大家愿意看,我会一直坚持写书、出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实习编辑:朱小宇)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一位耄耋老人的爱国情怀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