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慢性压力大可致痴呆

  在英国老年痴呆症协会的资助下,南安普顿大学的生物精神病学教授克莱夫・霍姆斯主持了一项研究,希望发现持续时间很长的慢性应激压力是否会增加人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从而在早期就采用心理和药物等介入疗法来预防。 ……

老人如何应对退休后心理落差

  对退休老人的几点建议:   第一,对退休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不管职位高下,人总有退休的一天,这是生命历程中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 ……

心理怪招帮老人告别忧虑!

  怪招之一:欲擒故纵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兰德的一项治疗忧虑的措施很独到。他不是让忧虑者不去忧虑,而是让忧虑者来个“欲擒故纵”,每天拿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忧虑,即“用忧虑战胜忧虑”。专家们发现,尽情地忧虑一段时间,更能驱除忧虑。这有点像一个人闻了一阵腌白菜之后就会停止闻它的情形,也有点像越怕失眠就越失眠,索性就不睡,困意反倒袭来的情形。你怕忧虑的困扰吗?那么……

应重视老年人的失眠与忧郁

  众所周知,失眠可以是生理疾病,也可能是心理疾病。关节炎、气喘、心脏病等是造成老年人长期失眠的生理病,除了这些生理疾病外,一些精神或心理问题,如忧郁症也可引发老年人失眠。所以老年人如果长时间为失眠所困扰,首先要好好寻找产生失眠的原因。 ……

节后老人“任性”

  元旦假期,上海林女士一家三口探望76岁的老母亲。一家团聚,老人特别高兴,胃口也大了许多。可令林女士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中午11点半,刚回到自己家电话就响了。母亲的小保姆在电话中说,她们出门没多久老人就不高兴了,不肯吃午饭,怎么哄也没用。林女士只得再次返回母亲家,哄她吃饭。这种情况几乎每两周就要发生一次,节假日后期尤其明显。林女士带母亲到医院检查身体,可没有……

老夫老妻也要讲心理卫生

  老年夫妻要讲究心理卫生!   老年夫妻和睦,相亲相爱,为家庭营造一个愉快、舒畅的环境,自然是老年人晚年的心理需要。在当前社会,“养儿防老”的教条已经受到冲击,儿女孝敬父母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儿女照顾父母已经“力不从心”了,儿女的工作、生活与家庭的压力,难以有理想的精力去照顾父母,新时代也在呼唤“父母当自立”了,老年夫妻和睦相处,互相体贴……

不要忽视老人的心理需求

  健康需求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家人应多与老人交心、谈心,开阔心胸。 ……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杜近芳刚近古稀,先后师从艺术大师王瑶卿、梅兰芳等人,与杨宝森、谭富英等名家多次同台演出。她22岁成名,与袁世海、李万春、叶盛兰被称为中国京剧院的“四大台柱”,由她主演的《白蛇传》、《柳荫记》、《桃花扇》、《谢瑶环》等,早已家喻户晓。 ……

心理健康是长寿关键

  为什么要助人为乐呢?因为帮助人的过程可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人格,助人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管的病房里经常住着一些大款,我经常劝他们,你们有钱不要吃喝嫖赌,得了艾滋病,还没有药治,死得更快,你有钱赶紧捐给希望工程。你把钱给老少边穷地区,支援开发大西北,他高兴,你高兴,全社会都好,所以春风得意时要助人为乐,千万不要忘乎所以。……

人到暮年莫自卑

  用乐观的态度对待暮年。人到暮年丝毫没有自卑的理由,只要尽力而为就会博得众人的理解与尊重。乐观地对待一切,当一切病魔甚至癌症向您挑战时,就要像对待敌人那样,要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事实证明,积极的乐观主义,犹如精神原子弹,对疾病有巨大的威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