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感冒”能致命

  殊不知,这不能责怪病人,而是患病特别是患了较为难治的慢性病之后,病人在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出现许多容易被人误解的心理问题。了解病人的这些异常心理,不仅有助于对病人的理解和体谅,而且还能更好地照料病人,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

老人有些毛病不是病

  很多老人常感到一些症状,并为此担心是否生病了。其实,对于老人来说,有些毛病不是病,不必大惊小怪。 ……

老人心理的自我调节方法

  老年人随着生理机制的衰退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当前社会中一些领域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使老人承受着比年轻人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很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生理上的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心理上情绪消沉、抑郁、不稳定,而这种消极的心理特征又反过来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如果调理得当,衰退可以推迟,……

精神太好也是心理病!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听到好消息感到精神愉快,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无明显原因出现情绪高潮,且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是一种病态,也就是我们通常称的情感型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狂躁症。它以情绪高涨,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小雅目前就是处于轻度狂躁状态。 ……

易逝容颜 不老心

  麦当娜有着公认的表演才华,也有着让人耳目一新的生活理念。她在40多岁的时候,就曾说,虽然她的生理年龄是40多岁,但必须自己减去5岁,实际是35岁才对。 ……

人可老但心不能老

  ”让老年人永远焕发青春”是一句切中时弊的至理名言。人的躯体衰老无法自控和改变,但人的心理老化是可以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结果。心理老化感使人加速生理衰退,意志消沉,百病丛生,生活缺乏乐趣,变得渺小自卑,无所作为,严重损害老年人健康长寿。这是老年人自我心理保健的大忌。 ……

不强迫老年人享清福!

  是的,将父母接来与自己一起生活,是很多孝子的心愿,我们身边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发现,有些老人到了大城市后,虽然物质上有了一定的享受,但却一天一天“蔫”下去。作为老人,我在这里想说,虽然这份孝心是可贵的,但切莫强迫老人享清福。 ……

吟诗赏画 解忧疗病

  诗词的吟诵是与音乐相比邻的艺术,其节奏韵律缠绵徘徊,是最有韵律感的艺术之一。因此,日本有些医学家通过研究提出,吟诗如同健身体操。在吟诗诵词过程中,患者常可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这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的“排遣”、“转移”和“超脱”,即是这个道理。 ……

“心理怪招”让老人告别忧虑

  怪招之一:欲擒故纵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兰德的一项治疗忧虑的措施很独到。他不是让忧虑者不去忧虑,而是让忧虑者来个“欲擒故纵”,每天拿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忧虑,即“用忧虑战胜忧虑”。专家们发现,尽情地忧虑一段时间,更能驱除忧虑。这有点像一个人闻了一阵腌白菜之后就会停止闻它的情形,也有点像越怕失眠就越失眠,索性就不睡,困意反倒袭来的情形。你怕忧虑的困扰吗?那么……

老人不停地买药源于寂寞

  针对一些老人爱买药的现象,不少有此经历的市民都有同感:自己说得入情入理,为什么父母就是不听劝?对此,心理咨询师说,老人这么做,和受冷落有关。 不停买药源于心理暗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