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不要强迫老人享清福
将父母接来与自己一起生活,是很多孝子的心愿,我们身边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发现,有些老人到了大城市后,虽然物质上有了一定的享受,但却一天一天“蔫”下去。作为老人,我在这里想说,虽然这份孝心是可贵的,但切莫强迫老人享清福。 ……
109岁女寿星脾气“坏”
109岁女寿星脾气“坏” 见到笔者,老人很高兴地拉起家常,她的孙子王义荣赶紧将祖母的话头打断,乐呵呵地说:“你要是任她讲,能讲三天,任何大小事情发生都记得倍儿清楚。” ……
关注“丧偶”老人心理健康
老伴,老伴,老来为伴。陪伴自己一生的爱人、亲人去世了,离开了自己,从情感上,心理上都一时无法接受。失去亲人会给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留下巨大的情感创伤,但最需要关注的是失去老伴的老人。老人辛苦一生,子女都各有家业,他们的心理是趋于脆弱的,不堪一击的。所以,子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要多关心老人,多陪老人,精神关怀要多于物质关怀,帮助老人渡过心理困难时期,让老人安度……
老人不与社会脱节 就不会孤独
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钟点工》里的经典台词“屋里憋屈型”一样,“空巢老人”是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空巢原本指小鸟离巢,如今却形象地用来描绘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空虚寂寞的老人们。 ……
老年人失眠及心理的调整
一般说来,这并不是病态,而是由于人到老年后,睡眠方式有所改变的原因。老年人的睡眠方式多是间歇睡,睡睡醒醒、醒醒睡睡,夜晚很难睡足8个小时,但白天打盹,累计下来,一天的睡眠量也接近8个小时,成年人一般每天睡眠5~7小时,最多也就是7个半小时。许多探讨睡眠学的人认为,失眠本身算不上什么疾病,而只是暗示着身体上或情感上或行为上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
老年人也一样需要多夸讲
现在有好多家庭,物质生活比较富足,子女也还孝顺,可家中老人却活得不大顺心,有的常发脾气责怪儿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是因为子女平时缺乏和老人的思想交流,造成老人对子女的所谓孝顺有逆反心理。时代不同了,子女和老人的思维方式也不相同。老人喜欢讲过去,讲勤劳俭朴;年轻人则喜欢讲现在,喜欢展示自我,这样就难免出现轻视老人的话语,使老人伤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