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养生之道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年逾百岁 ,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笔耕不辍。先生文人雅士的淡泊朴实和宽厚、深情重义的仁者风范,使我们领略到一代国学大师的风范。 ……

走近欧阳中石先生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是我国高等学府第一位书法艺术教育博士生导师。如今,已经从他的绛帐内走出了一批学养深厚的弟子,使书法艺术研究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

从贾府的节食饥饿疗法谈健康长寿

  假若有些小病,他们首先不是吃药,而是采用饥饿疗法。《红楼梦》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写道:“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晴雯本来就已伤风感冒,“发烧头疼鼻塞声重”,晚上又织补了一夜孔雀裘,劳累过度,病情加重。幸亏她是一个“使力不使心的人,再素习饮食清淡,饥饱无伤”,“故于前一日病时……

“中国第一瑜珈老人”沈维德

  在2007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我认识了“中国第一瑜珈老人”――沈维德。在当天的大会开幕式上,沈维德先生为我们作了瑜伽表演。沈维德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时年79岁的他,慈眉善目,面色红润,浓眉下的双目炯炯有神。他身柔如泥,为我们表演了造型各异的高难度动作,只见他时而将一只脚绕至头后,时而两脚过腋下盘至腰后……双盘、肩扛脚、头触地,抬腿转腰,软似面团,……

“诗人”李肇星的老年生活

  李肇星从小便喜爱文学,大学期间,他的诗文甚至上了《人民日报》。从事外交工作以来,尽管公务繁忙,李肇星并没有荒废写作,他把作为外交官的独特经历和感受,通过诗的语言诉诸笔端,捧出了200余首饱含深情的精美诗篇,展现了中国外交官面对世界的博大胸怀以及无所不在的爱心,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李肇星的风采和丰富的想像力。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

贾平凹的平淡生活

  父母生我时,经阴阳先生掐算,不宜在家,故投宿二十余里外一个姓李的人家,后平安落草,即起名贾李平。幼时,朽人俗叫平娃,一叫竟达十八年之久。后本人自改名平凹, 改字不改音,而意境天地之别也。 ……

美国孪生姐妹圣诞夜迎来百岁生日!

  据美国媒体23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恩・普莱马克和夏洛特・艾斯格罗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姐妹,12月24日,姐妹俩不仅将迎接圣诞夜的到来,还将和家人朋友们一起庆祝她们的100岁生日。这对百岁孪生姐妹见证了19位美国总统的更替,而孪生姐妹同时活到百岁高龄,这种概率仅为七亿分之一。 ……

我真的还想再活60年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  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从落后、腐朽,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旧中国,到现在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4位,神舟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中国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翻天覆地。 ……

老人巴金的养生之道

  养精 他1927年23岁在巴黎开始创作,在《回忆》一文记有:我每天上午到卢森堡公园里散步。他这种运动生活,一直持续到中年和老年。即使在1967年9月18日文革时63岁,他被红卫兵非法揪到上海江湾,在《随想录・五十五・赵丹同志》记有:“准备26日开批斗大会一两天,我晚饭后照例在门前散步。”如此60多个春秋也坚持着泰然地散步,便是《黄帝内经》中“广步于庭”的……

沈力的“浪漫夕阳红”

  沈力25岁时成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50岁时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她主持时间最长的节目是《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