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的“五字诀”

  静,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存有杂念。但是人的思维是复杂的,要使中枢神经高度集中,处于单一的兴奋状态,实在不易。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集中呢 ?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动作尽量做得正确。换句话说,就是动中求静,这样比较容易见效。久而久之,即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

太极拳的五种练习方法

  第一种、练习拳架。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看上去要舒展优美。确切点叫“太极操”。 ……

浅谈初学者如何练好杨式太极拳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注重健身养生。太极拳集休闲、修身两种体育锻炼于一身,既能起到锻炼作用,还是一种身心享受。同时,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还是一种科学技术、一种文化,它包含着哲学、物理学和生理学等丰富的内容。1978年,小平同志挥笔题词“太极拳好”。 国际武联于2000年将每年的5月定为“世……

中医健身――太极拳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此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具有圆(浑然一体)和远(辽阔无边)的特点,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

太极拳十三要义

  一、虚领顶劲。虚领非实领也。以意达到并非著实用力也。顶劲者,神贯于顶也。用力则顶必硬,血气不能流通。以意达到于顶,头额正直,则精神自能提起。而血气亦流畅矣。 ……

太极拳健身―亚健康的克星

  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有同样的特点:说是没病,却总有疲劳、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种种不适;就是有病,常规化验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全世界医学家对此没有办法,只能称此为“亚健康”状态,并将其定义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

吴式太极拳

  先父母马岳梁和吴英华都是长寿者。这与他们长期从事吴氏太极拳有很重要的关系。我的父母都是满族人,他们两位都是吴式太极拳的一代名师。为了表彰他们一生为发展吴式太极拳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92年上海市政府聘请他们二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他们为“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1995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马岳梁“中华武林百杰”的荣誉称号。 ……

功夫:武出健美身段

  下班后要匆匆赶到健身中心去,想从容地做运动可不容易啊。与你一样下班后赶来的姐妹多的是,大家争相挤在健身中心里干嘛?越来越多女性开始觉得这样的健身方式实在不值得。 ……

柔慢太极也要避免受伤

  这个看似柔和舒缓的运动,习练时也要讲求科学性,如果练得不得法也会造成伤痛。65岁的李春海退休前在天津化工厂工作,他说过去他患有胸膜炎、胃病等,每年都要住院治疗。通过习练太极拳后,20多年没有去过医院。尽管太极拳有如此好的强身健体的功效,但如果练习量控制不好,或者为参加比赛增加训练,他的膝盖就会疼痛。 ……

常练太极拳可降压降血糖

  这项由台湾大学医院复健部所做的太极拳健身研究,有90名50-64岁的中年人及76名65-80岁的老年人参与,分为太极拳组和不运动的对照组,其中太极拳组练习太极拳平均达五年以上,结果测量两组心肺耐力发现,有打拳习惯的中年男性,最大摄氧量较同龄者增加29%,女性则增加15%;而有打拳习惯的老年人,最大摄氧量也较同龄者多出18%至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