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

老人“心理饱和”现象不要轻视

  有一天,我正在心理诊室坐诊,突然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刚坐下未说出一句话,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便泪流不止,好几分钟才平静下来。从他哽咽的叙说中得知,他是个老公安干部,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老两口退休后安度晚年。可三天前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来到老人家里,一下子把4张下岗证摆在老人面前,不断地埋怨老人当年在位时,没给他们安排个好单位,现在都下岗了,今后咋办?老人……

老年人心理变化需自我调整

  对老年人来说,寻找精神寄托固然是件好事,可是突然间改变了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难免会使人有空虚无聊、孤独落寞之感,这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心理变异。要消除这种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两项感兴趣的活动作为精神寄托,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如读书、园艺等。 ……

四个信号发现老人精神异常!

  1。怪:指行为、语言、生活习惯等明显改变,出现一些怪异现象。一些患者由于精神因素影响,出现虚幻、怪异的听觉。 ……

老年人应走出“心理”误区

  可是,有些老年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进入一些误区,如:  老病不求医:老病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光凭经验去药店买些药吃,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你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下降。 ……

心理剖析:老人为何怕吵闹

  案例:3年前,张阿姨被诊断患有冠心病,从那以后她就特别怕吵闹。因为怕孙子吵,她让儿子一家搬出去单住;住在楼上的人稍微发出点响动,她马上就感到自己的心脏受不了了,于是坚持让家人换房,住到了顶层。这下可苦了老伴,每天在没有电梯的6层楼里爬上爬下,这可怎么办呢? ……

谈谈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据报载,近年来性犯罪的总体比率呈下降趋势,但老年性犯罪却有增多的趋势。而且因为老年男性的心理和体质特点,他们往往会把性目标锁定在幼女、弱智女性身上,影响十分恶劣。每当事情发生后,人们总是把同情的目光放在遭受性侵害者的弱者身上,咒骂性犯罪的老人不知廉耻、丧尽天良。但在叹息与愤怒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老年人的“性健康”与“性心理”。 ……

精神“太好”也是心理病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听到好消息感到精神愉快,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无明显原因出现情绪高潮,且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是一种病态,也就是我们通常称的情感型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狂躁症。它以情绪高涨,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小雅目前就是处于轻度狂躁状态。 ……

老人哭笑无常是病吗

  哭和笑都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部表现。所谓“喜形于色”和“伤心流泪”,这些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反映。 ……

清心寡欲是长寿根本

  清心寡欲,佛、道二教都有此主张,又有所不同。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我的寿命不由老天爷决定,而由我个人掌握,只要清心寡欲并进行服饵、导引、胎息、炼丹、辟谷等等修炼,便能延长寿命直到“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佛教认为“我命在我善恶报”――我的命运好坏不由老天爷决定,而由我个人所行善恶决定,只要清心寡欲并坚持行善积德,便能得“善报”。所谓“善有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