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之辩话太极(上)

  太极拳是中国武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尚自然、崇虚灵、重中定、用阴柔等特点,正是中国文化从汉唐的阳刚向宋元的阴柔转化的一种文化反映。这一文化反映体现了国学思想的向内追求和尚柔趣味。近代大儒梁漱溟20世纪30年代便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指出“中国文化是向内的”。旨哉斯言。由此而及于传统文学、书画、音乐、养生、医学、哲学等似皆然。再者,太极拳……

结缘太极 健康一生

  我叫李荣春,39岁,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从事医学相关职业,毕业10余年来,潜心孜力于腰腿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2003年元月份,突然感到上腹胀痛、恶心、反酸,当时也没有留心,喝了点胃药,过了几天,症状不减反而加重,我心里感到有些害怕,于是就上县医院做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局部有散在片状出血),结肠炎、胆囊炎,诊断出来后,我到临近的几家……

你今天“固丹”了吗?

  陈守孚先生出生于上海,因为幼年体弱多病,所以9岁的时候即遵父命师从心意六合拳大师铁官成先生习练心意六合拳,并于15岁时独得铁老真传,21岁时练至“空境”。时至今日,他业已于此道淫浸了40多年。 ……

太极有多少练法?

  太极拳爱好者大都听过“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于是,很多人以为练太极拳必须十年才能练出功夫,或者,必须练十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只要找到正确的途径,十年的时间,至少可以使太极拳爱好者在太极领域有大的成就了;而普通人,则应该一两个月、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就能取得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作用。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必须打破仅仅按程序(名称顺序)练套路――俗称……

太极拳:我的祛病强身之路

  我是一名有14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在与糖魔搏斗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中华养生保健》,在该刊的引领下,我又初入传统内功太极拳的殿堂。由于有了这一份缘分,长期以来,我的血糖平稳,血压稳中有降,体重血脂达标,健康状况好转,现未发现严重或明显的并发症。这一切,应当感激《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

中医健身→太极拳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此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 ……

太极拳 缓解关节疼

  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有助于缓解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帮助患者康复。 ……

太极拳,强身健体好伙伴

  我已届古稀之年,但面色红润,身板硬朗,思维敏捷。从身体上说,本人是腹不隆,身板直,耳不聋,眼不花,行动利索,思维清晰,精神矍铄,身材健美; ……

中华武术与散打

  中华拳术的修炼与运用,在理论上是“外遵天道自然的法则、规律;内顺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的性情”,内外统一而修,内外统一而用,表现为最节能、全方位的攻防技击的技术、技巧、功夫。 ……

太极拳与人体微循环

  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的朱晓光、曹一民、蒲群、刘尚真等14位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微循环(甲襞、指端温度)影响的研究,此项研究历时三个月,收集了85位太极拳爱好者人体微循环的相关资料,通过甲襞、指端温度反映人体微循环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