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痴呆症相关问题专家全解
当年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无疑是一个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但是,当人们将目光转移到这位伟大科学家身上的时候,才发现他已是一位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
关心患病老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老年人一般都有慢性或老化性疾病,所以当某种疾病较重而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有的情感变得幼稚起来,甚至和小孩一样,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为某处照顾不周而生气。他们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 ……
老年人心理也存在“亚健康”
老年人出现心理失常、心病缠身等心理亚健康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不少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后,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于是整日心事重重,而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后,心理疾病便“一触即发”。其次,一些老年人喜欢没病找病,“对号入座”,结果使本已比较脆弱的心理更加脆弱,导致忧郁症的出现。再则是各类纷繁复杂的家庭矛盾成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导火线”……
莫使老年成贪欲的最后阶段
老人不能收心、简事,是因为“天性时时鼓励他撑住黄昏的落日”,即令是银发皓首,也没谁愿意由衷地承认自己老了。但是,人体衰老的时间表却在忠告世人55岁,脑细胞功能逐渐退化、新陈代谢变慢、皮肤松弛、皱纹明显增加,胰脏的胰原酶和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所以说,老年人在身体健康条件允许下奉献余热当然值得嘉许,若因私欲或利益的驱动而不顾自然规律透支生命,那就是一种昏聩。……
父母开心是最好的孝顺
近日,重庆沙坪坝81岁吴婆婆的母爱,和6个子女的孝心发生了碰撞。事情的起因是,并不富裕的子女们为表达孝心,分别给了老人一笔钱,希望她改善生活。老人却拿这些钱买了首饰,想给子女留下点传家之物。由于老人买黄金并非子女的本意,孩子得知后便与老人发生争吵,老人因此突发疾病,被送进了医院。 ……
良好心态是健康的灵丹妙药
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诙谐幽默,豁达乐观。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他因《草木篇》被打成大“右派”,押送回老家金堂县劳动改造。“文革”中又被戴上“牛鬼蛇神”、“人民的敌人”的帽子,连续被劳动改造20年。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恬静从容,笑看人生。如今已奔八旬的流沙河,两鬓如霜,双眼睿智深邃,神态洒脱超然,做事手脚利落,行走健步如飞。问其……
老年人 不要当“老糊涂”!
其实,这是对郑板桥的误解。看看字幅上那行款跋,便可窥悉郑板桥写此条幅的本意。款跋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不难看出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时并不糊涂,而是为了讽世和自嘲。 ……
消除老人的心理疲劳有3招
一、热爱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缠身,有些人在晚年生活中会有心理空虚、生活乏味之感,从而出现大脑皮层抑制,心理疲惫,加速了衰老的进程。此时,引发对生活的兴趣,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你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过去的一切都成为了历史,唯有你才是真实的。 ……
老年人心理疾患发生率走高 儿女需细心给关怀!
每到重阳节,儿女们就会想到给老人表表心意。可费尽心思买的礼物,却不一定比得上陪老人说说话、散散步。“老年人缺乏的是关心,特别是心理的关心。”专家表示,人们总以为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是工作压力大的中青年人特有的,可事实上,到精神心理门诊求医的老年人却不在少数。老年人的心理障碍究竟从何而来?应该如何应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