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诀:老来有病莫害怕
事实确实是这样:有病莫忧,神安益寿。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怕老,只能老得更快;畏病,只能病得更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自觉一首》诗中说:“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医生加德纳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告诉世人:在美国死于癌症的病人中,75%的病人是被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精神里,人……
如何增进老人心理健康
当一个人快步入老年期时,当自己意识到自己将进入离退休角色,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心理活动较为剧烈,容易产生焦虑感、失落感、衰老感等心理活动,因此,增进心理健康,顺利的从职业生涯过渡到退休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
丧偶老人如何做心理调整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两个人正应心手相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倘若有一方“先走一步”,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甚至会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据心理专家分析,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
老人孤独 养动物做儿女
为了摆脱孤独的生活,许多美国空巢老人都追逐起一种富有争议的新潮流――养只猴子当儿女,因为在这些父母眼中,猴子不会上学、不会毕业、不会结婚,所以也就永远都不会离开自己的身边。这些猴子被他们当作儿子或女儿一样宠爱和抚养,它们过着和美国普通儿童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它们穿儿童的衣服,看儿童动画片,并能够得到自己想吃的任何东西。 ……
老人心态掌握 “一二三四五”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理、生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任何应激状态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香港的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患抑郁症的发病率占5.7%,英国的一项研究是12%。可见患老年抑郁症的大有人在。但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有时患病多年,程度很重甚至数次自杀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其原因在于社会和医生对该病的识别率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