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五原则

  一二三四五原则,即“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二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疾病、恩怨;四老:有个老伴、老本、老窝、老友;五要:要掉、要俏、要笑、要跳、要聊”。   一个中心:老年人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心身健康。老年人心身健康了,就不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和家庭做贡献。一个心身健康的人,他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享受到生……

多点闲聊 老人少点疾病

  社会上的新鲜事、生活中的家务事、身边发生的琐碎事,老人们碰到一起闲聊的话题很多,唧唧喳喳的一聊就好几个小时,王大妈感觉很开心。可王大妈的女儿却很不以为然,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市井闲谈,劝母亲找点事情做做,或 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养养花种种草什么的。 ……

老人如何战胜感情饥饿

  随着生活的节奏的加快,老人情感上的孤独感随之而来,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易引起老人孤独感的几大原因。 ……

“空心”比空巢更难熬

  人到晚年,为事业、家庭和儿女操劳了一辈子,本该好好享享清福。但很多老人却开心不起来,身体状况不断走下坡路,心里承受着孤独和寂寞。曾经生活和工作中的顶梁柱却慢慢成为无事可做的“糟老头”和“老太婆”,曾经充实的生活一下变得空空荡荡。 ……

老人心理年龄正愈年轻化

  如果一个80岁的老人平日里唱起歌跳起舞来比年轻人还活跃,你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其实,今天上海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多。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钟汝教授经过近8年的研究发现,上海老人的心理年龄正愈来愈年轻化。 ……

老人心理健康护理

  一是因人而异实施心理护理。对有精神障碍的老年人要重视环境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将病人安置在设施安全、空气流通、光线明亮、整洁舒适、具有明快色彩的环境中,并最大限度地关心帮助病人,体会病人的心境,理解病人的痛苦,设法增强病人的自我价值感,鼓励病人参与适宜的工疗和文娱体育活动,以帮助病人消除错误的理解和不必要的担忧。 ……

有“情”老人更长寿

  愉悦心情 人老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胸开朗,逢事淡然处之,名利置之度外。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尽力培养自己的爱好,能写的写,爱画的画。琴棋书画、种花养鸟,都是不错的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只要心情愉快,自可陶醉其中。 ……

生活太多选择引发阴暗精神面

  一日三餐吃什么?身上衣服穿什么?电视节目看什么?社会飞速发展令人们选择余地从未有现在这样大。走在玲琅满目的商店,眼睛竟然会有审美疲劳。 ……

黄昏恋为何有缘对面手难牵

  先来看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前不久,美国有关部门对100余名65岁以上的丧偶老年人,进行了为期1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重新结婚者心情舒畅,疾病减少,延缓了衰老。而没有再婚,一直孤身生活的老人,却心情抑郁,落落寡欢,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远远高于同龄的再婚老人。 ……

长寿从心理平衡开始

  有了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才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协调,才有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病例约30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心梗发病约60万例,心脑血管病死亡约260万人。最令人担心的是,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呈年轻化趋势,30岁左右发生心梗和脑卒中的已屡见不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