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90后”新生 有心理问题

  项传军告诉记者,今年的大学新生大多出生于1990年后,这些90后新生给大学带来新鲜空气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考验,因为比起“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上更加功利,他们对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更多,对生活的要求更高,面对的社会压力更大,因此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 ……

应对临考慌乱四处方

  考场如赛场,不少考生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这种情况被称为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也有的称之为“竞技综合征”。 ……

记住五点,应届就业并不难

  据相关信息表明,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400万,毕业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而就业率,即使保讨估计也只能保持70%的水平。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初出茅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想要轻而易举实现就业并不容易。近日,笔者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问题采访了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者,总结出五点,只要应届毕业大学生能突破,实现就业不会有太大问题。 ……

大学生错穿正装应聘遭淘汰

  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了在面试时给招聘企业留下好印象,一些大学生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购买西装、衬衣、领带等行头。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学生对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够了解,有人因为着装过于正式,反而被招聘单位拒绝。 ……

毕业族求职 莫患近视眼

  如何在招聘会上尽量节省成本,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如何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局势中“笑到最后”?可锐职业顾问中心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认为,每位毕业生在出门之前,不妨先想想――如何让招聘会“为我所用”? ……

考前要做好“心理缓冲”

  “我晚上做梦,梦见自己一道题也不会做了。”昨天,在家复习的高三学生小童打电话向老师诉苦。离高考不到半个月了,不少考生心理情绪出现波动。教育界人士建议,这段时间要注重调节心态,做好“心理缓冲”,不做“知识冲刺”,一张一弛;同时家长切莫过分关心,保持平常生活状态即可。 ……

职业规划从专业选择开始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许多高考生及其父母在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希望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合乎社会需要的专业。因为这样不仅在大学学习时得心应手,将来工作更是水到渠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与未来职业以及长远的人生规划是直接相关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是人生规划的第一步! ……

中国大学生抑郁的八大理由

  理由一: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  现在打造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确实恶劣。一个是“贵族文化”氛围,看看如今反映青春生活的电视、电影,哪个不是珠光宝气的,有几个是反映奋斗、拼搏、朴素、进取的?很容易让学生把它拿来和现实对比,自然会产生悲观心理。第二是冷漠生命的文化氛围,暴力影视就是证明,难道人的生命就随便被暴力侵犯?很容易让人产生对生命的淡化。第三个是奢侈文……

高考“状元” 到底是谁的最爱

  2009年高考成绩如期公布,尽管不再公布状元名单,尽管禁止炒状元,高考状元,毫无悬念地再一次成为最热门话题:办学机构把它当成脸面,媒体更把它看成是抓眼球的卖点,精明的商人也在伺机出动。与此同时,反对炒作高考状元的呼吁也是一如既往的密集。 ……

“高考后”:破解四种类型的不健康心理

  据心理专家不完全统计,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日常生活。 ……